我国水稻的种植以及插秧农作活动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当代小学生应传承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了解农业、珍惜粮食,培养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5月26日,花都小学的师生走进金马街道刘家濠社区“中小学生农耕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程,通过农耕体验知晓自然之规律,熟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内涵。
PartⅠ 认识水稻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米,稻谷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在温江,其高质高量的种植也是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基础。此次劳动实践课,也是给孩子们提供与秧苗的认识机会与体验,提高他们对粮食劳作的认识。
PartⅡ 知识竞答
认识水稻田、了解水稻田边上的沟渠有什么作用……大田学院老师在农业科普书屋通过《一粒米的奇幻旅程》课程为同学们上一堂水稻生长课,穿插互动问答等游戏环节,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
PartⅢ 插秧体验
在大田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鸣锣开路巡田”啦!所有人喊着号子将秧苗抛入稻田,同学们纷纷挽起裤脚手拉手进入秧田,开启全新的劳动课程……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脚踏着士地,劳作在田园,身心沉浸在大自然界里,感受农耕生活带给我们的洗涤与馈赠,与自然和泥土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从一粒种子,到青绿的秧苗,最后长成金黄的稻穗……同学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领略乡村田园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劳动之美,不仅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劳动兴趣、磨炼了孩子的劳动品格,升华了参与劳动的意义,助力成就孩子更加完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