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业园艺学院特种玉米研究所科研人员陈雪、农业园艺学院专职教师张勇来到花都小学“天空农场”,带领学校“小小农场主”开展常态化农场农作物护理指导。花都小学“少年识农 科技助农”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组负责人、花都小学改革发展中心主任代玲迎接了这批农业技术专家。
2020年12月1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和花都小学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书》,这是花都小学建校以来第一份高校校地合作协议。协议以服务温江本地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根据花都小学劳动教育需求,提供农业技术和智力支持。协议签订一年半以来,双方开展了一系列以“少年识农 科技助农”为主题的农业科普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地双方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一大批科研技术支撑下的科技农作物亮相花都“天空农场”,给孩子们带来了农业科技的无穷魅力。
一来到“天空农场”的田间地头,农业专家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作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高花青素甜玉米创新研发课题》的优秀成果,花都小学“天空农场”种植的“黑甜玉8号”正值穗期,田地里的玉米生机勃勃,长势喜人,预示着花粒期丰收的美好前景。
小农场主们围在四周,开始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玉米是雌雄同株,孩子们知道玉米的雄蕊和雌蕊在哪里吗?”“雄蕊开花,雌花吐丝,那孩子们知道花丝和玉米粒之间有什么关系?”“玉米的穗期管理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监测玉米的虫害?”一连串在田间地头的实际操作中自然而然地冒出来的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关注点,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
一根花丝连接着一粒玉米;定义“害虫”决不能不根据具体植物就武断地一刀切;根部分蘖没有任何有益价值,需要摘除……许许多多书本上没有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让小农场主们大开眼界。老师剥开了一只还没有授花粉的雌蕊,告诉孩子们,里面未成熟的玉米芯甚至还是一道难得的名菜哩!
摘除分蘖、浇水施肥、预防虫害、培土防倒伏,一项项玉米穗期管理技术的讲解传授,一颗颗爱农、护农的种子深深埋下。蓝天白云下,这样别样的广阔“课堂”别有韵味!
护理完玉米地,紧接着开始观察“天空农场”的另一位“明星”——水果黄瓜。作为“天空农场”的高产大户,孩子们已经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汗水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捡石块、除杂草、浇水、施肥,一次次辛劳的汗水换来的是丰收果实的“香甜”。有的孩子把自己分得的劳动果实珍放在冰箱里,直到变质了也舍不得扔掉,因为对他们来说,自己亲手栽种获得的劳动果实显得比什么都宝贵。
食赏两用的甜百合、高产量的番茄新品种……“天空农场”就是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展示台,也是一个培育学生现代农业意识的劳动教育好场所。“少年识农 科技助农”,祝愿花都小学“天空农场”劳动教育基地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