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是花都小学开学的日子。今天我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担任花都小学新学期第一周“影子校长”。从家长身份转变成“影子校长”,让我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校园安全、教育质量、管理过程等方面都充满了好奇,脑子里打满了一个个问号,既紧张又激动。希望这特殊一天能够从另一个视角来解答我内心的种种疑惑。
早上7点45分,我佩戴上“影子校长”的黄色袖标,与花都小学刘秀荣校长开始了迎接孩子们的晨迎工作。回想自己年幼读书时,学校的校长每周只能见一、两次,可是刘校长每天早晨都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并与孩子们亲切问好,和我的童年相比,花都的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能做到这一点,必须为这样的校长点赞。
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有的活泼、有的内敛、有的外向、有的沉稳,一个个从面前走过,像极了生活中的“人面万花筒”。孩子们个个迈着急促的步伐,估计是想将藏了一个寒假的快乐赶紧分享给同学和老师们吧!1027位小朋友,短短40分钟,在温暖的“早上好”的问候声中安全入校,我似乎有了些感触。
入校后,班级老师在教室内挨个询问、晨检、登记,深入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听刘校长说,这样严格的防疫措施学校作为常态要求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
此时,多功能厅的开学典礼已拉开帷幕。教师寄语、唐诗朗诵、舞蹈表演、颁奖环节、校长致辞、啦啦操展示,整个开学典礼均通过“七色花电台”现场直播到各个班级的多媒体屏幕上,隆重而又热烈。
开学典礼结束后,我和刘校长一起走进二年级六班的课堂,聆听开学第一堂语文课——古诗《村居》。授课的杨老师为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多媒体投影屏幕便配以一曲古风视频,意境十足。这样生动的一节诗词课,我置身其中,感觉自己与诗人只有一幕之隔。在孩子们的吟诵声中,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和小伙伴们一起认真听课的童年时代……
语文课结束后,我们又来到了一年级十三班,见证了一节气氛高涨的英语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操练着新学的单词、句子,没有一丝害怕与胆怯,在英语丁老师的引领下,大家参与度极高,大家都纷纷举手发言。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感慨如果在我的学生时代,也能有这样好的英语老师,大概就不会对英语产生排斥了吧?(事后了解,丁老师是英语研究生学历,也难怪)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
午餐前,有幸进入食堂厨房参观。这大概是每个家长都特别关心的地方。和刘校长一起穿上厨房工作人员着装三件套(头套、鞋套、口罩),通过消毒、清洗后,我们走进了这个严格管控的地方,看到了完善的采购记录、科学严格的食品分类存储、宽敞明亮的后厨操作。如果不是我今天亲眼所见,我不会被这么严格的管理所打动,我很放心花都小学的食堂,很放心孩子在花都小学中午的就餐。不过分地说,对于食品安全,我家里完全没有学校这么细致和讲究!
午餐时间,全体老师和学生同吃同坐。孩子们全程有序、安静地就餐,虽然是几百人的食堂 ,但是却在老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进行。午餐的味道,没有成年人喜欢的麻辣鲜香,有的是孩子们生长需要的综合营养,口味避免了大油大盐,食物以易咀嚼消化的为主。站在孩子的角度,自然觉得是不错的。
写到此处,深深体会到了一天“影子校长”工作的辛苦,再转念一想:我的特殊一天只是刘校长和几十位花都老师们普通工作日的常态,不由得打心眼里由衷佩服。
恰逢各项开学工作检查,有幸能旁听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与刘校长就孩子教育、学校建设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大家谈论最多的一方面是花都小学不仅有优秀的师资团队,还有资料新颖的图书馆、宽敞得室内室外运动场、设备完善的实验室、美术室、计算机室、未来教室、七色花电视台等等,教学配套设施一一俱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交流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家校共建”。作为家长我也非常认同:教育不是学校或者家长能够独立完成的,只有家长足够信任学校,学校才能轻装上阵,把教育质量搞上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家长与学校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一起携手家校共建,孩子们健康成长才能得到保障。我也愿意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好引路人,与学校老师们一起静待花开!
